close

 090-IMG_5465_日期.jpg
※石梯坪緩慢民宿 

14  台北花蓮

      11:00 吉安慶修院

      12:00 花蓮一香扁食吃中餐

      13:00 開車出發至林田山文化園區

      15:50 石梯坪緩慢民宿

      18:00 民宿內無菜單料理………悠閒夜晚開始

15   09:30 石梯坪風景區散步拍照

      10:30 Check out往瑞穗牧場前進,瑞港產業道路途經奇美村、將軍帽。

      11:30 瑞穗牧場用餐及參觀

      14:00 花蓮觀光糖廠(光復糖廠)參觀

      15:00 松園別館,花蓮火車站買土產、喝咖啡逛手創店

      花蓮台北

 

 媽咪有四個感情很好的大學同學,每年都會至少安排一次國內旅遊,記得第一次兩天一次的出遊是九份金瓜石的緩慢民宿,這是家價格不斐,但是服務以及感受加值的民宿,可惜的是當天沒有留下影像紀錄,但是那深刻的感受卻讓我們再次造訪花蓮石梯坪的緩慢‧‧‧

 

 一到花蓮,牽了出租的車之後就先往第一個目的地「吉安慶修院」邁進,這是一間川端滿二1917年以宗教安定原意所募建的布教所,藉此撫慰移民的思鄉之情。舊名Cikasuan(阿美族語,意為:柴薪很多的地方)吉安,因為日據時代的移民大多來自日本四國德島縣吉野川延岸,因此稱之為「吉野」,但在民國37(西元1948),這裡更改為「吉安」,在光復之後,「吉野布教所」亦更名為「慶修院」。當時的「慶修院」除了信仰中心的意義,更具備了醫療所、課堂室及喪葬法事服務處等多種功能,經歷了半個世紀的沉默與殘破歲月更疊的神龕、不動明王石刻、百度石、石佛等八十八尊石佛重要文物,在當時不但撫慰了當時移民日本人的奔波之苦,更靜靜聆聽著人們的祈願和祝福!目前不但是東部地區保持最完整的日據時期神社古蹟外,也是台灣國家古蹟,更是日本人來台旅遊尋根拜訪的觀光景點之一。

145-IMG_5181_日期.jpg 103-IMG_5111_日期.jpg 142-IMG_5178_日期.jpg 144-IMG_5180_日期.jpg    

 

 「慶修院」遵循著日本傳統木造型式,一方面可以增加遮雨面積,一方面使屋頂線條變成曲線,減輕屋頂給人的沉重感,故當傳統日式建築融合本土之氣候,亦悄悄增添了慶修院的獨特風貌。

111-IMG_5122_日期.jpg 106-IMG_5116_日期.jpg 104-IMG_5114_日期.jpg 120-IMG_5134_日期.jpg 121-IMG_5136_日期.jpg 116-IMG_5130_日期.jpg 119-IMG_5133_日期.jpg 129-IMG_5149_日期.jpg 127-IMG_5143_日期.jpg 135-IMG_5171_日期.jpg 136-IMG_5172_日期.jpg 137-IMG_5173_日期.jpg         

 

進入「慶修院」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「手水舍」,就是洗手的小亭子,日本人的傳統在進入寺院參拜前必須先洗手,象徵「淨身」,也就是說進入神聖的世界之前,先潔淨身體及心靈,以表達對聖者的尊重。洗手時,必須先以右手拿杓取水,清洗左手後再以左手拿杓取水清洗右手,洗完將杓放在水台上.,這象徵參訪者整肅儀容、收束行為的一種儀式。

139-IMG_5175_日期.jpg 109-IMG_5120_日期.jpg 110-IMG_5121_日期.jpg 113-IMG_5124_日期.jpg 017-IMG_5167_日期.jpg  2-Y140104~5 慢活花蓮 舒活緩慢1  1-Y140104~5 慢活花蓮 舒活緩慢    

 

 參觀完「慶修院」之後就到一香扁食解決五臟廟,緊接著又往「林田山文化園區」朝聖。過去有「小上海」之稱的林田山林場,曾經是台灣第四大的林場,規模僅次於八仙山、阿里山及太平山等三大林場。早在西元1918年,日本人就到這進行伐木。更在1938年之後,展開大規模的作業,除了興建運材鐵道、索道及集材等相關設施外,也為林場工作人員設立了中山堂、員工宿舍、醫務室、福利社、米店、雜貨店、洗衣部、理髮部、消防隊及幼稚園和小學等學校,使當年的林田山林場成為一個生活機能完備的伐木社區,全盛期間曾聚集了四、五百戶住家,人口數更高達兩千多人。伐木作業一直持續到光復之後,禁伐天然林的政策,伐木作業才正式停止下來,林區工作站並相繼裁併、員工編制逐年刪減,林田山往昔的繁華場景也逐漸消失,變成今日沒落的小小山城。

146-IMG_5183_日期.jpg 149-IMG_5187_日期.jpg 211-IMG_5277_日期.jpg 213-IMG_5279_日期.jpg  150-IMG_5188_日期.jpg 151-IMG_5189_日期.jpg 152-IMG_5190_日期.jpg 156-IMG_5198_日期.jpg 157-IMG_5200_日期.jpg 159-IMG_5202_日期.jpg 160-IMG_5203_日期.jpg 168-IMG_5212_日期.jpg 170-IMG_5216_日期.jpg 172-IMG_5219_日期.jpg 175-IMG_5222_日期.jpg 177-IMG_5224_日期.jpg 185-IMG_5234_日期.jpg     

 

 踏入林田山林場,仍然可以感覺到一股令人動容的人文氣息,無一不是過往歲月的痕跡以及記憶,留在山坡上的檜木房舍與舊鐵道。還好近年來,在林務局以及在地文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,仍為林田山保存了相當豐富的文化資源,在林田山林業文物展示館內一一陳列,為林田山被遺留的歷史留下感人的見證。

154-IMG_5195_日期.jpg 155-IMG_5196_日期.jpg  218-IMG_5286_日期.jpg 188-IMG_5238_日期.jpg 190-IMG_5244_日期.jpg 191-IMG_5245_日期.jpg 192-IMG_5246_日期.jpg 026-IMG_5255_日期.jpg 194-IMG_5258_日期.jpg 193-IMG_5249_日期.jpg 197-IMG_5261_日期.jpg 199-IMG_5263_日期.jpg 200-IMG_5264_日期.jpg 202-IMG_5267_日期.jpg 203-IMG_5268_日期.jpg 204-IMG_5269_日期.jpg 207-IMG_5273_日期.jpg 210-IMG_5276_日期.jpg 180-IMG_5227_日期.jpg 020-IMG_5199_日期.jpg 028-IMG_5271_日期.jpg 036-IMG_5295_日期.jpg    

 

 在悠閒的漫步山林之後,就前往今晚的落腳處「石梯坪緩慢民宿」‧‧‧〝慢一點,靈魂才會跟的上〞,這句讓媽咪動容的民宿網站首頁,充分表達了緩慢希望入住者的態度!尤其因為入住「金瓜石緩慢民宿」的經驗,媽咪十足成了總有辦法將自己定位在一個與世無爭的位子、並講究慢居精神的緩慢迷!此處原為富豪造價上億的私人招待所,所以相當然爾,裝潢、建材勢必相當講究,後經薰衣草集團租賃輔以較溫馨的材質設計之後改建為民宿。「石梯坪緩慢民宿」位於豐濱鄉的石梯坪區域,除了石梯坪海邊有特殊地形之外,附近的港口還有新鮮海鮮,以及北回歸線碑、月洞以及噶瑪蘭文化可以遊憩。

257-IMG_5404_日期.jpg 256-IMG_5403_日期.jpg 310-IMG_5459_日期.jpg 088-IMG_5462_日期.jpg  

 

 深色原木、黑鐵和帶著琥珀黃的色磚,創造出溫潤的建築外觀,和金瓜石簡約的外表相較下多了幾分氣勢,卻仍然不失高雅。一進入室內迎接你的是如飯店般的大理石接待櫃檯,往內可以看到餐廳吧檯,下午時刻,備有簡單的迎賓點心,服務,在緩慢‧‧‧從你踏進緩慢的那一刻就開始了,迎接房客開始享受閱讀、發呆、喝咖啡,在緩慢的每一處都適合做的三件事‧‧‧

314-IMG_5469_日期.jpg 312-IMG_5467_日期.jpg IMG_5393        

 

 民宿有一個特殊服務,那就是當你一進入民宿,就會有一位專責管家負責你在這入住時的服務,首先會先請你挑選你喜歡的鑰匙圈以及香味,每種鑰匙圈都是關於台灣原住民的生活小物,有著它的故事與涵意,除了增添入住的趣味性之外,可以或多或少了解一些原住民的生活,接著管家更會幫你的房間換上你所選擇的特殊香氣的乳液。

242-IMG_5344_日期.jpg 241-IMG_5343_日期.jpg  234-IMG_5314_日期.jpg 

 

 這裡的餐點均選用精選當季的在地食材,配合時節為您新鮮現做美味餐點,尤其是早餐的九宮朝食更令人印象深刻,無非是期待您可以透過這份與在地漁業、農業、文化、生活等息息相關的豐盛餐點,猶如閱讀了一份旅遊地圖,對這塊土地有初步的認識!尤其這邊有名的一道菜是‧‧‧自行DIY各式野菜。櫃檯前方備有當地食材的青菜,利用川燙的方式自行調配佐料,講究健康的特殊體驗,唯一可能破功的是,桌上同時備有香氣撲人的肉燥以及白飯,很容易讓人瞬間多吃了幾碗肉燥飯而不自覺。

248-IMG_5386_日期.jpg 3-Y140104~5 慢活花蓮 舒活緩慢2 253-IMG_5398_日期.jpg 

 

 「石梯坪緩慢民宿」總共有三層樓,數百坪室內空間僅規劃七間房,不等比例的商業空間,為的是讓房客可以待在民宿裡坐擁山海,讓身心靈得到解放的同時也享受高品質的住宿環境,原始與奢華並存,有何不可呢?

 

 民宿一樓規劃了接待櫃台、薰衣草系列商品販售區、餐廳、休息區、戶外暢談區‧‧‧

220-IMG_5300_日期.jpg 315-IMG_5470_日期.jpg 221-IMG_5301_日期.jpg 222-IMG_5302_日期.jpg 225-IMG_5305_日期.jpg 223-IMG_5303_日期.jpg   

 

 二樓則是圖書館、戶外陽台、客廳,因為緩慢希望你來到這可以離群索居,好好的選一本好書,或是好電影,暫時當個文人雅士,好好地進行一場閱讀與影像是場寧靜的旅行,單純且深遠。

231-IMG_5311_日期.jpg 232-IMG_5312_日期.jpg  

 

 接著就是我們入住的三樓,一樣有專屬客廳,但最特別的是有一個紅白相間的開放式廚房,但對不起,無法開放烹煮,但你可以到這砌壺茶,優閒的細細品味!

236-IMG_5332_日期.jpg 319-IMG_5474_日期.jpg 317-IMG_5472_日期.jpg 227-IMG_5307_日期.jpg 229-IMG_5309_日期.jpg 235-IMG_5315_日期.jpg 041-IMG_5318_日期.jpg 048-IMG_5327_日期.jpg 051-IMG_5337_日期.jpg 052-IMG_5338_日期.jpg  004-IMG_5358_合併  

 

 隔天一早在享用了豐富的早餐之後,我們便趨身前往台灣第一的壺穴景觀,位於緩慢正前方的〝「石梯坪」走走,綿延1公里多的石梯坪海岸,鮮明的海蝕平台景觀,形狀如階梯一般,層次分明,是命名的由來。「石梯坪」是花東海岸珍貴的珊瑚礁海岸,珊瑚原生長在鬆軟的凝灰岩上,凝灰岩受海水的沖蝕,地殼抬升,而形成珊瑚礁平台。其發達的海蝕地形,有海蝕溝、海蝕門、海蝕壺穴、溶蝕盤等海蝕地形發育;離水的桶狀海蝕壺穴則是石梯坪最特殊的地貌景觀,造型饒富趣味,生長著各種海藻、魚蝦、貝類等海洋生物。

287-IMG_5435_日期.jpg 266-IMG_5413_日期.jpg 279-IMG_5426_日期.jpg 280-IMG_5428_日期.jpg 270-IMG_5417_日期.jpg 273-IMG_5420_日期.jpg 277-IMG_5424_日期.jpg 278-IMG_5425_日期.jpg 281-IMG_5429_日期.jpg 284-IMG_5432_日期.jpg 285-IMG_5433_日期.jpg 296-IMG_5444_日期.jpg 298-IMG_5446_日期.jpg 300-IMG_5448_日期.jpg 302-IMG_5450_日期.jpg 305-IMG_5453_日期.jpg 307-IMG_5455_日期.jpg 308-IMG_5456_日期.jpg   

 

 離開「石梯坪」,也就代表我們要離開「石梯坪緩慢民宿」,往下一個景點「瑞穗牧場」前進!「瑞穗牧場」位於舞鶴台地下方紅葉溪秀姑巒溪匯流處,介於中央山脈海岸山脈花東縱谷之間,佔地約有四十甲,灌溉水來自中央山脈的乾淨水源,因此牧草肥美,且空氣清新,極適合養殖乳牛。

097-IMG_5501_日期.jpg 093-IMG_5496_日期.jpg  

 

 聽說「瑞穗牧場」最早開始以種植農作物為主,早期以木瓜田為主,每當遇到颱風就會嚴重木瓜的收成,因此契機經營主轉而將經營重心改為不易受風災影響的乳牛放牧,生產乳製品,後期更將乳牛生產的牛乳轉交給統一企業經營,成為目前家喻戶曉的鮮乳品牌,加上政府倡導觀光休閒農業,單純的草原牧場逐步朝向多元化的觀光牧場發展,更加設露天咖啡座、涼椅、觀覽台、步道、自行車道、紀念品販售以及餐廳等設施,不過可惜的是,現在由於防疫的關係,牛群在草地上吃草的情景已不復見,全都被集中到牛舍裡集中管理。

332-IMG_5492_日期.jpg 333-IMG_5493_日期.jpg  328-IMG_5488_日期.jpg 329-IMG_5489_日期.jpg 330-IMG_5490_日期.jpg  

 

 解決完五臟廟之後就轉往花蓮觀光糖廠參觀,也就是因為位於光復鄉,總被稱之為光復糖廠。百年糖業在大環境衝擊中無奈的落末,但遺留的產業文化、人文、景物……蛻變成新興休憩景點,提供更多元的遊憩服務!園區內展館多元,商家亦多元,雖然當天僅走馬看花隨意走走,但唯一不可錯過的當然是吃一隻美味冰棒囉!在這要吃冰的購買程序還蠻有趣,就是每一種口味的冰都有自己專屬的代號,就是以〝號碼〞來取代命名,首先你必須先到購票處挑選〝幾號冰〞,之後再憑卷到領冰口領取,這種特殊的方式也造就了糖廠的另一個特色!

099-IMG_5504_日期

    回程之前又繞到「松園別館」感受恬靜之美。「松園別館」建於1942年,主建築用途為日治時期軍事指揮中心「兵事部」,沿著園區的木棧道緩步前行,老樹與歷史建築幽靜古樸,不定期舉辦藝文活動、展演、講座等休閒藝文饗宴。


337-IMG_5509_日期.jpg 338-IMG_5510_日期.jpg 340-IMG_5513_日期.jpg 349-IMG_5523_日期.jpg  345-IMG_5519_日期.jpg 335-IMG_5506_日期.jpg 353-IMG_5530_日期.jpg  

 

一進入松園內,感覺像屋子撐著綠色大傘,一大片的松林與蔚藍的海岸、寧靜的天空形成浪漫風情。園內尚有許多原生植物蔓生,像血桐、蕨類、芒草、榕屬植物等;其中以榕屬植物的纏勒現象最為特殊,各種大小葉雀榕穿過水泥牆,伸入建築物內繼續蔓延;後院的水生植物池更是生趣盎然,這種自然生態與歷史空間交織融合成的特殊面貌,正是這裡獨特的美學所在。


341-IMG_5514_日期.jpg 342-IMG_5515_日期.jpg 343-IMG_5517_日期.jpg 344-IMG_5518_日期.jpg  

 

接著不捨地,我們即將結束這段旅程,呵呵,雖說是慢活之旅,看起來還是安排了很多活動喔,這都是要感謝盈盈阿姨的精心安排,還兼當司機,希望我長大以後可以學開車,以後換我帶媽咪還有阿姨們出去玩!

 

 

更多精采照片請上:

 

http://pretty1019.pixnet.net/album/set/18347715

 

吉安慶修院

地址:花蓮縣吉安鄉吉安村中興路345-1

電話:(03) 822-121

開放時間:週二至週日08:301700,週一休館。

官方網站:http://www.heritage.org.tw/

 

※林田山文化園區

地址:花蓮縣鳳林鎮森榮里林森路20

電話:(03) 875-1703

官方網站:http://hualien.forest.gov.tw/ct.asp?xItem=30140&CtNode=2565&mp=380

 

花蓮緩慢石梯坪民宿

地址:花蓮縣豐濱鄉石梯灣123

電話:0916-552-230

官方網站:http://www.theadagio.com.tw/

 

花蓮觀光糖廠

地址:花蓮縣光復鄉大進村糖廠街19

客服電話:(03) 870-4125 #200

官方網站:http://www.hualiensugar.com.tw/home.php

 

 

花蓮松園別館

地址:97059花蓮縣花蓮市松園街65

電話:(03) 835-6510

官方網站:http://www.pinegarden.com.tw/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retty1019 的頭像
    pretty1019

    小燕子的幸福窩

    pretty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